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先说一下我选书的标准。

隐私是一个非常难定义的东西。若以美国“大隐私”理念为标准,无论是堕胎、安乐死,还是同性恋都可以纳入隐私范畴。

这份书单中不少看似与隐私无关,实际属隐私的外延。还有一些明确使用隐私或者数据保护的概念没有入选,因为在这里隐私只是一个标签。我将数据的部分摘了出去,因为会另有一份“数据治理”的年度书单。安全的东西也摘了出去,严格来说不是同一问题,我也不太感兴趣。剩下的多与追踪和监控有关。今年数据保护主题没有什么好的著作,也就不推荐了。

如果去年的重头戏是Neil Richards的Why Privacy Matter以及Privacy is Power,那么今年隐私领域最重量级的发表物非Danielle Citron莫属。Citron的新书The Fight for Privacy (W.W. Norton出版社,2022年4月)有力地阐释了隐私的复杂性、脆弱性,以及我们为此斗争的理由。

另外一本讨论斗争的新书来自Jacqueline D. Lipton,美国Pittsburgh大学学者,研究数字科技法。书名Our Data, Ourselves: A Personal Guide to Digital Privacy(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,2022年9月)揭示出主观能动性是该书的核心意旨。在保护隐私的问题上,我们个人究竟能做些什么?我曾一度成为individualism的拥趸,但现在对结构性救济更感兴趣。个人层面的东西很重要,但影响过于有限。

隐私不仅限于自治 (autonomy)的层面,接下来的三本书讨论这一价值的外延。

美国海军学院的网络安全教授Jeff Kosseff发布了一本新作The United States of Anonymous: How the First Amendment Shapes Online Speech(康奈尔大学出版社,2022年3月),在美国第一修正案的语境下讨论匿名权的价值和保护。在Kosseff看来,当科技让我们的身份与表达得以分离,我们关于身份的保护和隐匿的权利塑造了美国的政治、商业、价值和文化。


另外一本新书Seek & Hide(企鹅出版社,2022年4月)讨论隐私与言论自由的边界,从历史的角度剖析隐私权在美国强言论自由的环境下如何发展。作者Amy Gajda是美国Tulane大学的法学教授,曾是一名记者。


最后一本从自由视角看隐私的著作来自于国际人权 律师Susie Alegre,书名为Freedom to Think: The Long Struggle to Liberate Our Minds(Atlantic Books,2023年2月)。我个人很喜欢这种话题,那种科技对于人类生活非常微妙的影响,那种不易捕捉却影响深远的东西。思考自由这一古老的人权正好好把所有这些复杂和微妙串联起来,组成一个完整叙事。

疫情和防疫绕不开隐私的话题。国内放开前后也有学者在主张健康码数据的妥善处理。监控学鼻祖David Lyon在今年也写了一本书Pandemic Surveillance(Wiley出版社,2022年1月),讨论因疫情或防疫而兴起的不同形式的监控手段,以及背后的新监控文化。后疫情时期人们如何独善其身?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面对这些新型的监控现象?Lyon在带领我们思考这些问题。

康奈尔大学法学教授Karen Levy在今年也发布了一本新书Data Driven。书名看上去非常普通,讨论的主题却很聚焦:关于智能卡车是如何监控司机的,以及卡车司机的反抗与博弈。很有意思的视角。

最后三本关乎隐私与文学和历史的交集。

耶鲁英语专业毕业的Palmer Rampell今年写了一本看上去很不错的新书Genres of Privacy in Postwar America(斯坦福大学出版社,2022年6月),讨论通俗小说与隐私之间的关系。自1965年美国最高法院Griswold v. Connecticut判决(关于已婚夫妇能否购买和使用避孕用品)之后,出现大量的低俗小说,推动了人们关于隐私的讨论和重新想象。之所以是堕胎、同性恋,以及安乐死等议题都在美国大隐私的框架下得以发展,在Rampell看来与二战后的低俗小说关联甚密但鲜有讨论。

胡佛研究院的Amy B. Zegart今年撰写了一本美国情报机构发展史的新书Spies, Lies, and Algorithms: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American Intelligence(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,2022年2月)。在Zegart看来,间谍和情报这一主题的讨论太过戏剧性,充斥着阴谋论,鲜有理性的讨论,因此写了这本书,尝试将虚构的与现实的分离。

最后,乔治城大学学者Brian Hochman撰写了另外一本历史叙事著作The Listeners: A History of Wiretapping in the United States(哈佛大学出版社,2022年3月),讨论美国窃听史。与窃听盛行的年代相比,当下已经没有那么多离奇的对话爆料,但窃听科技却成为日常工具,不知这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汶龙

李汶龙

21篇文章 1次访问 22小时前更新

审视黑科技,驯服利维坦。微信公众号:techleviathan

文章
  • 文章归档
2022年 21篇